秋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秋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饮食有哪些

秋分节气特色与习俗,及其饮食文化概览。

秋分时节,气候渐凉,各地风俗各异。此节气与寻常节气不同,标志着秋天的脚步已至。降温、气候变化,饮食亦随之调整。秋分节气的特色与风俗饮食,究竟有何特别之处?

秋分节气的特点和风俗

我国古时将秋分划分为三候:首候雷声渐息,次候蛰虫筑巢,终候水泽初涸。古人以为雷鸣源于阳气之盛,秋分之后,阴气渐盛,故雷声不再。依据农历,立秋标志着秋天的起始,霜降则为其终结,秋分恰居其中,占90天之半。此时,我国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区域,陆续步入秋季,日均气温普遍降至22℃以下。

北方寒流势力渐增,各地雨季方歇,凉风轻拂,碧空如洗,阳光明媚,秋意渐浓,丹桂香飘,蟹肥菊黄,秋分时节,气候宜人。此乃农业生产关键节气,秋分过后,太阳直射点南移,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,地面散热加剧,气温下降速度显著加快。

秋分之际,客家人遵循传统,家家户户放假,共品汤圆。家家户户还需准备数十颗无馅汤圆,置于户外田埂,以细竹叉挑起,俗称“粘雀子嘴”,以防鸟儿啄食庄稼。

古时流传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的习俗,中秋佳节便源自于古老的“祭月节”。经考证,最初“祭月节”定于“秋分”之日,然因农历八月之秋分每年日期各异,未必逢圆月,无月祭月实为扫兴之举,故而“祭月节”后移至中秋。

秋分时节的独特风貌与食俗习俗究竟有哪些?

海鲜浅尝即可

金秋时节,大闸蟹与红鲟等蟹类迎来丰收,蟹黄饱满、蟹肉鲜甜,诱人食欲。在品尝美味的同时,切记蟹黄与虾卵胆固醇含量较高,对于患有高脂血症(高胆固醇)的朋友,建议适量品尝,切勿过量。

火锅以清汤为主

秋分时节,各式火锅如麻辣、涮涮、海鲜等纷纷登场。如何享用一份既营养又轻盈的健康火锅?肉类宜选火锅瘦肉片、牛肉片、蛤蜊、豆腐等,搭配适量火锅料即可。

玉米、芋头、猪血糕、冬粉等食材,富含淀粉,适量食用为宜。而包白菜、番茄、高丽菜、筒莴、金针菇等新鲜蔬菜,则可大量摄取。

吃银耳

秋季滋补,银耳堪称上品。其富含胶原蛋白、脂肪、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氨基酸,营养全面。

入秋天气渐凉,肺虚体弱者、干咳气短及“秋燥症”患者,银耳食之颇有益,其功效显著。银耳不仅生津止渴、滋阴润肺,还能益气清肠、健脾开胃、滋养喉咙。

标签
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或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