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是几月几日 夏至是几月几日2025年
- 编辑:skyeel -夏至是几月几日 夏至是几月几日2025年
夏至之日,究竟在何月何日?2025年的夏至,又是在哪一天降临?
夏至,这一重要的二十四节气之一,每年固定在6月21日。在2025年,它同样如约而至。此时,白昼最长,夜晚最短,气温攀升,雷雨频发,中暑和湿气问题也随之增多。关于夏至的详细信息,我们可通过“夏至是几月几日2025年”这一查询获得。
夏至是几月几日?
2025年夏至的起始时刻定于6月21日凌晨4点50分46秒。
2025年夏至的终章定格于7月6日22时19分49秒。
2025年夏至,农历五月十六日,正值仲夏时节。
夏至的天气特点:
对流天气
夏至过后,地面受热加剧,空气对流活跃,午后至傍晚常出现雷阵雨。此类热雷雨来去匆匆,范围有限,民间称之为“夏雨隔田坎”。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以这种天气为喻,创作了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”的传世佳句。对流天气引发的强降雨,并非诗中描绘的那般美好,往往引发局部灾害。诗人徐书信在《在暑雨》一诗中,亦对夏日雷雨进行了生动描绘:“夏日熏风暑坐台,蛙鸣蝉噪袭尘埃。青天霹雳金锣响,冷雨如钱扑面来。”
暴雨天气
在“夏至”时节,长江中下游及江淮流域常遭遇梅雨季节,暴雨频发,极易引发洪涝灾害,威胁民众生命财产安全,务必重视防汛工作。
江淮梅雨
夏至之际,江淮地区正值梅雨时节,江南梅子金黄满枝,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。冷暖气流在此交汇,形成低压槽,连绵阴雨不断。此间,器物易霉,人体感不适,蚊虫繁殖迅猛,肠道病菌滋生风险增加。此时,务必关注饮用水卫生,避免生冷食物,以防疾病传播。
关于夏至的农谚:
夏至,作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一环,宣告着夏日的正式拉开序幕,同时也是全年日照时间最长的日子。在夏至时节,我国多数地区将迎来高温多雨、闷热潮湿的气候。以下农谚,汇聚了古人对夏至天气及农事活动的观察与总结:
夏至若逢霖泽降,连绵十八日阴霾;夏至若无点滴雨,河床干涸待甘霖。此谚语道出,夏至降雨,后续十八日亦多雨;若夏至无雨,则可能河溪断流,旱象频仍。
夏至晴空三伏酷暑临。
夏至东风起,麦田似困囚。
夏至晴空三伏酷暑临,重阳无雨预示寒冬晴朗。此谚语揭示了夏至与重阳节时天气对后续季节的显著影响。
夏至逢雨,恰似寒窗苦读终登科。此言道出农人心声,期盼夏雨降临,预示着五谷丰登,好运连连。
这些农谚承载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与精炼概括,对农业生产指导作用显著。尤其在夏至时节,农民们依据这些农谚精心规划种植与收割等农事活动,以期实现丰收愿景。
夏至的传统风俗:
吃馄饨
夏至之际,各地盛行馄饨宴。此食寓意团圆美满,象征家庭和谐幸福。家家户户齐聚一堂,共制馄饨,共享团圆之乐。馄饨圆润饱满,预示着来年家庭生活富足,幸福安康。
吃面条
夏至之际,另一传统习俗便是享用面条。各地民众常于夏至日品尝长寿面,寓意着延年益寿、幸福安康。长寿面象征着绵长美好的生活,亦传递出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真挚期许。
祭天
夏至之际,民众齐聚,举行盛大的祭天盛典,以虔诚之心,向自然神灵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深深的感激。仪式中,香烟袅袅,鲜花与佳肴齐献,向天地神灵倾诉心愿,祈愿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吃夏至饼
夏至饼,夏至节的传统美食,以糯米粉、红豆等精心制作,其形圆润,寓意美满团圆。此日,家家户户皆制此饼,与亲友共享,祈愿家庭和睦,幸福安康。
放荷灯
夏至之际,诸多地域仍保留着点亮荷灯的风俗。夜幕降临,人们在荷塘或河畔安置荷灯,点亮烛火,任其随波逐流,寓意着光明、希望与美好。此传统之举,不仅为夏夜增添浪漫情调,更让人领略自然之神奇与秀美。
夏至,这一重要节气,究竟在何时降临?让我们从文中探寻2025年夏至的具体日期。同时,你还将了解到夏至期间的气候特征以及丰富的传统习俗。